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委会活动 > 

【老照片】听温家宝讲述他几十年的地质情节

发布时间:



勘探队员之歌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

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

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

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条条的河,

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

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我们常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工作,每次上山,除了几个地质人员外,很少能见到人。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如果我不告诉您,您能想到这句话是我们的前总理温家宝说的吗? 别惊讶,在被调到中央工作前,温家宝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矿冶人”。

一个装衣物的帆布箱、一套用儿时曾用过的油布捆绑的被褥、两个装满书籍的小木箱。1968年,温家宝结束了在北京地质学院8年的学习生活,拎着简单的行李跳上驶往兰州的列车——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地质队员,从此开启了他长达12年的野外地质工作和生活。关于这部分经历,已悉数载在《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中。

温家宝重要履历

1960—1965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

1965—1968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

1968—1978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

1978—1979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

1979—1981

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

1981—1982

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2—1983

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

1983—1985

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5—1986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

2003—2013

中央政治局常委(至2012年11月),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温家宝(前排右1)曾是南开中学篮球队主力。照片摄于1955年。

1960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周口店工作站实习时留影。

1963年夏,在秦岭实习时与老师、同学合影(前排右一)。

1964年秋,在京北平西府与当地农民朋友合影。

在1965年大学毕业时,温家宝就曾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他在书中写道:“我曾多次要求到西藏工作,并两次写血书明志。”

温家宝(右)在北京地质学院读研究生时和同学的合影。

他身上的棉袄是爷爷留给他的,他也是穿着它到甘肃的。

1968年初,刚过完春节,告别父母,“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挤上了从北京驶往兰州的列车。”行李很简单,“一个装衣物的帆布箱、一套用儿时曾用过的油布捆绑的被褥、两个装满书籍的木箱。”上图是1968年冬,在丰乐公社二坝大队住过的旧屋。“那会儿,我们新来的大学生都没有下分队,集中在队部烧锅炉、参加科室学习。这年冬天,我们新分来的大学生和一些老技术员被安排到酒泉丰乐公社劳动锻炼。就是这样,我们干了三个多月。”

1974年7月,温家宝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留影。

1970年,温家宝分到马海山担任组长的区测二队五分队矿产组,正式参加野外考察。祁连山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号称“生命禁区”。那时,温家宝主要从事祁连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其工作区域涉及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区域地质测量被行内人简称为区调,这是一种全国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对此,温家宝在书中写道:“它是以1:20万国际标准图幅的地形图为底图,将各种地质现象,用统一图例填绘在地形图上。”这是找矿、工程地质勘查、防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图为在野外工作时用过的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小刀、计算尺、水壶。

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那时,温家宝工作区域常常在海拔4000米以上,即使在夏季,夜晚的温度也在零下十几摄氏度。野外生活枯燥,地质队员们会苦中作乐。“完成一天的工作,收队的时候,大家会一边走一边唱歌。”同事回忆,那时候唱的最多的是《地质队员之歌》

温家宝在西北工作期间,有缘结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兰州姑娘张培莉。20世纪70年代初,两人同结百年之好。

图为1974年春天张蓓莉怀抱着陈延京的大女儿与丈夫温家宝及孩子在甘肃酒泉的合影。

1979年,温家宝在大连参加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会议时留影,1978年12月,温家宝担任地质力学队(原区测二队)副队长,分工主持队里的生产工作,开始逐步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

1979年9月,他又调任甘肃地质局担任地矿处副处长。

1979年6月,与地质力学区测队其他党委委员合影。

1979年秋,温家宝(后排中)在酒泉区测二队队部与甘肃地质局及区测二队领导合影。

我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81年3月,地质部任命温家宝为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20世纪80年代后,以“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选拔干部,

1982年,温家宝被提升到地质矿产部,

1983年又提升为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3年春节,在东海钻井平台“勘探二号”上。

1983年春节,在“勘探二号”钻井平台上用显微镜观察从海底取出的岩芯磨制的薄片。

观察标本

温家宝仅在地矿部工作三年间,下基层调研时间就有230多天,占工作时间的近四分之一,最长的一次调研长达36天。

脚步遍及东北三省、新疆、湖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调研勘探单位近80个。

1985年3月,在湖南柿竹园矿区考察时观察岩芯。

1985年4月,在江西912队考察冷水坑银矿区。

这两张照片一张是温家宝蹲在一堆标本前,右手托着一块岩芯仔细查看。是1985年3月他在湖南柿竹园矿区考察时的照片。

还有一张是1985年4月在江西912队,温家宝戴着一顶安全帽,在冷水坑银矿区。当时,温家宝已经是地矿部副部长。

胡耀邦和胡锦涛、温家宝等人在贵州黄果树瀑布合影。

1985年春天,温家宝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985年5月,与朱训(右四)、夏国治(右三)在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上。

1985年7月,在辽宁锦西盘道沟金矿区考察。

1985年7月,温家宝(中)在辽宁锦西盘道沟金矿区调研时在机台与工人交谈。

从事地质工作期间的部分学习研究笔记和论文。

在温家宝的45本笔记中,有许多内容是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作调查研究时的记录。

我始终认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调查者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的综合表现。

《温家宝地质笔记》作者自序

摆在面前的45个封皮陈旧的笔记本,是我从事地质工作时的部分笔记。其中,在甘肃省地质局工作期间的有21本,在地矿部工作期间的有24本。

在地质系统工作时期的部分笔记本

2013年3月我退休后,得以有闲暇慢慢翻看这些笔记本。看着笔记本中熟悉的笔迹、清晰的图示,昔日祁连山的风雪、地质队员的音容笑貌、地质行业改革探索的历程,如同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走进深深的回忆中。

从1968年到1985年,我在地质系统工作了18个年头,大多是在艰苦环境中度过的。其中,在甘肃省地质局工作15年,在地矿部工作3年。这18年是我从青年到中年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我们国家发生历史转折变化的重要时期。

这些笔记不仅是珍贵的地质工作记录,也是我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这些笔记中,有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绘,有对地质工作的实践和认识,有科学考察的经历和收获,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勉励。它们来自于神奇的大自然和艰苦的地质工作,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大海子石灰岩矿平面地质草图

从这些内容丰富的笔记中,可以看到在那动乱和走向变革的年代,在喧嚣的社会和寂静的自然环境中,在朝气蓬勃的年轻岁月和走向成熟的“而立”、“不惑”之年,我对地质工作的极大专注,对科学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我平静而从容地直面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地前行和攀登,从未退缩。我坚信,不畏艰难困苦的人,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梦里常回祁连山,最忆荒野找矿时。我难忘祁连山的找矿岁月,怀念昔日的同事,牵挂着甘肃的发展。在甘肃从事地质工作的经历,是滋养和支撑我精神之树栉风沐雨的沃土。

在地矿部工作期间,从长白山到天山,从横断山到武夷山,从秦岭到南岭,我到过祖国的许多山山水水,亲身经历了我国地质行业体制改革的最初探索。

1983年8月,随孙大光(左三)在四川考察时观察峨眉龙泉洞三叠系剖面

我感谢培养我成长进步的艰苦环境和呵护我的园丁、师长。得益于伟大的改革开放,我才能从西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地质队员逐步成长为承担重要责任的领导人。

往事并非如烟,记忆历久弥新。这些笔记从不同侧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年轻地质队员成长的历程,同时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质工作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也是表达我对地质工作的无限怀念之情。

研究生时期,与同学在颐和园游泳时合影(左二)

从内容上看,我的地质笔记大体可以归成四类:一是野外地质考察笔记;二是管理工作笔记;三是调研笔记;四是学习研究笔记。本书摘录的笔记内容就是按照这四个分类,从这45个笔记本、400多万字中筛选出来的。可惜的是,由于单位多次变动、个人多次搬迁,我的一些地质笔记、图表资料、手稿及标本等散失了。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部分,还摘选了我的一些日记;在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和学习研究笔记部分,收录了我撰写的几篇调研报告及学习研究部分文章。由于地质工作的专业性,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我在每类笔记及摘选的有关笔记前面专门写了回忆当时工作和生活的文章,作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并对部分笔记另拟了标题。全书除野外地质考察笔记以地点、时间顺序编排外,其余均以时间顺序编排。

1985年4月,江西考察期间,在野外与技术人员讨论地质情况

真实是本书的生命。本书所录笔记完全是原始记录,仅在个别笔误之处用注释修正。确需改补的错漏字,加方括号予以区别,以保持笔记的真实。

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地质出版社及有关人士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大量心血。

温家宝

二0一五年十一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