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矿山建设企业 > 煤炭矿山 > 企业新闻 > 

【老照片】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

发布时间:2018-06-06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于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的,不仅有被誉为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神话西南联大,还有很多同样传奇、同样精彩,也同样值得大书特书的高校,比如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由张作霖创建,曾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校,但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让东北大学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十八年流亡路,也让东北大学成为了近代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东北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国难史,也是一部求学斗争史。

诞生于风雨飘摇之际(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列强对肥沃富庶的东北垂涎不已,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掠夺,还开办各类学校,实施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不久,奉天省代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教育厅长谢荫昌向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张作霖对于王永江等人的建议当即表示赞同,着手成立了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

“岷源(王永江的字),我没读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子的害处,所以可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求深造的机会,所以我把所以的事都交给你了。办学校是大事,开学越快越好,用钱告诉我,不管多少,宁可少养五万兵,但东北大学是非办不可。”在东北大学的筹备过程中,视兵如命的张作霖这样说道。

在得知东北当局要创办大学时,日本人公然向王永江提出了不怀好意的“劝告”,他们的行为使张作霖勃然大怒,更加坚定要办好东北大学。


在张作霖不遗余力的鼎力支持下,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26日宣告成立,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大学。学校设有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共计480多名学生,校舍暂用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旧校舍,由王永江兼任校长。建校之初东北大学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

1925年,经过一年多建设,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相继竣工,新校舍规模之大,功能之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


为避免纸上谈兵,东北大学严格遵守“知行合一”的校训,建设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这种大学设附属工厂,既顾及学生实习,又保障经费来源的模式,也是当时国内其他大学所没有的。

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东北大学工厂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设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他还不惜重金遍请全国名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黄侃、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名人都先后执教东北大学,东北大学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激励师生担负起“爱校、爱乡、爱人类”的重大使命,根据张学良的提议,由著名白话诗人刘半农作词,著名学者、作曲家赵元任谱曲,创作了《东北大学校歌》。


为阻止日本插手东北教育的野心,张学良加速扩建东北大学。从1925年至1931年,他捐资100万元银元,修建了文法学院教学楼;捐资30万元银元,修建了一座可容纳万余人的现代化的罗马式体育场;捐资50万元银元,增建了图书馆、化学馆和实验馆。


1928年8月,张学良邀请刚刚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东北大学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还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了东北大学男女同校的新纪元。

到1930年秋,东北大学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但是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东北大学不得不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流亡路。

一路求学,一路斗争(1931-194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到东北大学,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东北大学被迫走上了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兵在东北大学站岗

(北陵校址)

“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对师资队伍的严重破坏。东北大学在事变前的300名教授中,9成以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名牌大学,其中有一大批各学科的学术泰斗、鼻祖和大师级的学者。但是,日寇的炮火使他们被迫离开,分散各地。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后来成为东北大学第二分校校址。但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


后来,东北大学校部迁入西直门里崇元观五号原陆军大学旧址,以此为总校,以彰仪门大街原国货陈馆为第一分校,校址于是分散三处。主持校务的校秘书长宁恩承写道:“由极辉煌大学变成流亡难民,处处辛酸,步步艰苦……好在国难当头学生们义愤填膺,许多人讲杀敌救国,对于饥寒交迫他们全可忍受,他们的热血可抵抗饥寒。”

1932年、1933年,东北大学分别收容了东北交通大学和冯庸大学逃难而来的师生,合并两所大学后,办起了北平东北大学。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被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北大学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动中,

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校长张学良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在张公馆宣布兵谏行动计划

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东北大学在三台这座北川小城里度过了八年时光,虽然生活和办学条件季度艰苦,但是师生们却始终笑对苦难,不断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1945年8月14日,东北大学师生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三台)

全体教职员工在校门前合影留念

1946年东北大学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东北工学院(1949-1993)

1949年 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华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处负责人钱俊瑞同志曾宣布东北大学就地解散,东北大学工学院党支部带领717名学生返回沈阳。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9月15日,沈阳工学院正式开学。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改名为东北工学院。

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

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

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


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北工学院。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

东北工学院“冶金工业经济

组织专业”58年首届毕业合影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了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1978年,东北工学院成为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北工学院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东北工学院主楼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些变化使东北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

学科类型的丰富,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工学院敏锐地将学科建设放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上。1984年,学校在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建设。在此思想指导下,以采矿工程和钢铁冶金为代表的一批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在“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指导下,东北工学院解放思想探索办学新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条件相当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发展机遇。同时,校领导一班人也在尝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复名东北大学(1993-至今)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1993年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这一天成为了东北大学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2002年10月25日,东北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9月,东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6月,东北大学共有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

东北大学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8年流亡路,东北大学成为了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但是东北大学的师生们却始终一路求学,一路斗争,以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了一段动人心魄的发展史。


采编/邱丹丹

排版/杨杨

审核/雷宇 杨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