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 > 

【矿山博物馆10】《章鸿钊画传》

发布时间:

一、序

        章鸿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章鸿钊先生担任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下设地质科的首任科长。1913年至1916年,与丁文江、翁文灏等人创办并主持了“地质研究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地质学的学习培训机构)他不但教课,而且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言传身教,造就了我国地质事业的首批骨干。1916年至1928年,章鸿钊先生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并兼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他积极从事教育与科研著述,先后发表了《三灵解》《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锌的起源》等重要学术著作。他从现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开中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具有广泛影响。1922年全国性地质科学学术团体—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任首届会长。他大力领导与推动学会建设,及时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地质专业的学术期刊《中国地质学会志》,亲自为之撰稿、审校和编纂。

       

   1951年9月6日,这位卓越的中国地质学大师与世长辞。李四光先生在追悼章鸿钊先生的大会上说:“章先生为人正直而有操守,始终不和恶势力妥协,他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多次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贡献尤大,因此,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不是别人而是章先生”。


     《章鸿钊画传》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章鸿钊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详备的材料,使我们对章鸿钊先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再现了现代中国地质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透过这些珍贵的手稿史料,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地质工作的起始,了解章鸿钊先生为开创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更深刻感受到地质先贤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


                      李延栋  2016年9月28日

二、前沿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后改为爱存),笔名半粟。1877年3月11日生于浙江吴兴县,1951年9月6日卒于南京。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章鸿钊生著述甚丰,在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发展史、地质调查史和地质科普等领域内发表大量学术著作,同时在数学、历法、晢学、诗词歌赋等方面均有研究与著述。

           早在1951年章鸿钊先生之子章元龙就曾向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图书馆(现中国地质图书馆)捐赠其父亲的地质图书及其遗著2551件。本书中大部分资料主要选自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移赠给中国地质图书馆的章鸿钊先生手稿等珍贵文献,并尽可能多地把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本书了解章鸿钊先生。2017年又是章鸿钊先生诞辰140周年,我们将这些捐赠资料整理出版,以示对章鸿钊先生的纪念。

             黄汲清先生曾总结了章鸿钊先生在中国地质界的五个第一:第一位地质老师,第一位撰写区域地质论文的学者,第一任地质科长,第任中国地质学会长,第一位考古地质学者章鸿钊先生一生所著文章和积累收藏的图书,内容并不仅限于地质研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在整理这批捐赠资料时我们发现,这些手稿和文献中相当一部分都有章鸿钊先生阅读时留下的批注、画线、夹条或折痕,并且很多手稿都是反复修改,这些都形象地展示出他在学术研究中勤奋严谨、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治学特色。前后两次捐赠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资源,使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地球科学文献资源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希望这些珍贵的文献,也将使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长久受益,可谓“泽被四方”。


    本书的编写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完全用事实还原历史,不加任何主观议论。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首先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博物馆领导及李富强老师!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徐世球馆长!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颜慰萱教授!此次移赠顺利交接完全得益于颜慰箮教授,颜慰萱教授八十高龄,不顾体弱多病,多次到馆商谈此事,并在后续的过程中翻箱倒柜地寻找相关资料。感谢章鸿钊先生的亲属!特别感谢中国地质图书馆领导对此次收藏的重视!时感谢刘兵、张孟伯两位老师,在2015年7月最炎热的时候,一起去武汉整理清点交接资料,当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还要感谢采编室全体同事,正是有了大家的参与支持,才使捐赠材料的整理加工入库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编者   2016年8月


三、内容目录

前言

生在湖州 .............................2

求学经历............................. 7

最后一批进士.....................16

第一位地质学老师..............18

第一任地质科科长..............32

创办地质研究所..................41

创建中国地质学会...............48

科学成就.............................70

社会活动.............................78

爱国情..................................89

信函题词..............................91

博学多才.............................117

最后岁月..............................126

后记.....................................136

学术著作..............................138

参考文献..............................146







                          矿山建设网公众号                       





矿山界公众号




0